央广网上海1月18日消息(记者林馥榆)记者在1月17日举行的上海市人民政府民生主题记者会了解到,2024年,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,上海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。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晏波表示,2024年,上海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8.5%,同比提高0.8个百分点。过去一年,上海发布了美丽上海建设的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,从污染防治攻坚战迈向全面推进美丽上海建设的新阶段。
上海是寸土寸金之地,必赢下载如何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,为市民打造更多优质的生态空间始终是一篇大文章。晏波表示主要有三方面措施:
一是在整个城市大尺度上,以“一江一河”两岸公共空间功能和品质提升为抓手—“串珠成链”,打造世界级生态滨水区。目前,黄浦江、苏州河两岸累计已贯通超100公里,徐汇滨江、“艺术西岸”、杨浦滨江、“半马苏河”已从昔日的工业锈带“蝶变”成了今日的生活秀带和生态绿带,为广大市民休闲休憩、亲水亲绿提供了很好的生态空间和场所,已经成为人民城市重要的绿色名片。
二是在城市中观尺度上,必赢下载以“千园工程”为抓手—“布点增绿”,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建设。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提到,全市公园已达到973座。其中,24小时开放的公园达到849座,占87.3%,包括我们熟知的世纪公园等一大批市民喜爱的公园都实现了24小时对外开放。另外,累计已有138个单位的附属绿地也实现了对社会开放共享。
在保持量的增长同时,还特别注重公园质的提升,主要通过“公园+”功能拓展,赋予公园绿地更多的公共服务功能。比如,和平公园经过改造,融合了休闲、健身、文化艺术、自然教育等多种功能,上个月和平公园里面还建成了“上海碳秘馆”,不仅是环保科普的展示馆,也成为了市民绿色低碳生活的热门打卡点。
三是在社区小尺度上,以“生境花园”建设为抓手—“锦上添花”,探索超大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模式。长宁在这方面做了比较好的探索,在全区建成了27座风格迥异的社区生境花园,并入选了联合国“生物多样性100+全球典型案例”。
这些社区生境花园有三个基本特质:一是花园位于小区或社区内,是最贴近老百姓身边的生态空间;二是除具有休憩休闲观赏等一般公园功能外,更重要的是还能为野生动物提供食源、水源和庇护所等生态条件,能够吸引蝴蝶、蜜蜂、鸟类、黄鼬、貉等野生动物到生境花园中驻足栖息;三是从选址、设计、运营到管理,坚持社区居民共同参与、共建共享。
晏波表示,下一步,上海将在总结前期实践的基础上,制定生境花园建设技术导则和管理指南,结合城市更新、旧区改造和美丽家园建设等工作,因地制宜推广建设一批生境花园,努力让生活在钢筋森林城市中的市民也能享受到家门口的“郊野公园”。